[产教融合+社会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之“双百”社会工作实践
作者:卢诗涵、刘雅艳等浏览次数:167发布时间:2025-06-04 00:39:06
近日,我院23级社工1班、24级社工(专升本)1班共24名学生在寮步镇12个双百社会工作站点开展实务实习和课程实践。服务实践过程中,学生以“产教融合+社会服务”为理念,积极参与社区友好互助计划、社区急救知识普及小课堂、儿童饮食健康讲座、助残关爱、“幸福老友记”长者支持计划等社区服务,广泛参与寮步“双百家访日”行动,关怀困境人士,以实际行动践行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同时,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知识衔接到基层社区服务中,为社区服务注入活力,满足社区多元需求。
在井巷社会工作服务站,双百社工导师带领2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参与开展“星光共联”社区友好互助计划项目项目,借助 “爱心汤”,发挥本地妇女煲汤技能,汇聚社区居民其他技能,解决妇女社会参与不足问题。依 “技能转化—资源整合—精准帮扶”模式,为独居长者、困难群体等提供送汤与其他便民服务,实现妇女能力提升与社区资源盘活。服务实践期间,社工学生深度参与社区各项工作及活动,展现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实践价值。
在霞边和石龙坑社会工作服务站,我院学生积极参与开展“青耆新视界·智趣生活体验计划”项目,通过技能培训与场景实践,帮助长者构建智能生活支持体系,缓解长者智能技术使用焦虑问题。该依托构建“生活情境模拟+参与式学习+经验分享”的服务模式,为社区长者提供掌握智能设备使用培训,实现数字时代下本社区老年群体生活能力提升与社区养老支持体系优化的双重目标。服务实践期间,社工学生深度参与社区项目的各项工作及活动,展现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实践价值。
在上屯社会工作服务站,我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参与开展“银龄防诈卫士”训练营,助力社区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学生们在社会工作导师的带领下入户探访,重点关注辖区内残疾老人、独居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精准服务。通过面对面交流,以拉家常的方式深入了解老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和身体健康情况,并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解答老人提出的疑问。这种贴心的服务方式不仅传递了社会关怀,更搭建起了社区支持网络的重要桥梁。在实践期间,社工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相结合,深化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其对具体服务方案的专业能力。
在横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参与开展“恰少年”流动儿童共融成长计划项目。借助“融”课堂——“小小城市好学家”学习小组,发挥社区流动儿童学习优势,青少年在游戏“玩”中学习寮步镇的传统文化,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为儿童提供本地与异地儿童结对参与的互动平台,实现儿童自我能力的提升。服务实践期间,社工学生深度参与社区各项工作及活动,展现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实践价值。
在井巷服务点与浮竹山服务点协同开展的 “星光共联” 社区友好互助计划项目宣传活动里,我院学生全身心投入服务实践,从制作并粘贴宣传海报、裁剪卡片、组装物资道具礼品等,到负责游戏区的组织工作,引导超30位居民有序参与游戏。同时社区双百社工充分发挥资源链接能力,联动广州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东莞莞口口腔等企业,为活动增添助力,吸引更多居民关注和参与,有效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友好互动与交流,也拓展了社区服务的资源边界。
在长坑村社区举办的助残关爱活动中,我院学生负责多项基础工作,在组织丢沙包游戏等互动环节,鼓励超15位残障长者积极参与其中,还协助东莞光华医院医务人员维护现场秩序,与工作人员共同制作并派发安神香囊,让社区长者感受到关怀。同时,还在长坑村协助参与举办了第二次“星光共联”社区友好互助计划:“科学育儿”DIY奶油胶相框活动,双百社工开展儿童饮食健康讲座,讲座后由同学来指导15余名小朋友完成DIY相框制作,维护现场秩序,该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了亲子交流,充满温馨与欢乐。
社区走访是了解居民需求的重要环节。实习同学跟随导师深入各社区,对多户特殊困难长者进行回访。她们依据寮步镇特殊困难长者统计表,耐心询问、仔细了解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生活需求等信息,过程中辅助拍照留存资料。通过走访,发现多位高龄长者伴有一定程度的残疾,存在生活自理困难等问题,为后续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收集了宝贵信息,力求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提供更贴心、更有效的服务 。
卢诗涵:此次在寮步镇井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务实习,是我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探索,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方位的成长与提升。
在专业技能上,通过参与各类社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我逐步掌握了活动策划、组织协调、资源整合等技能。从活动前期宣传物料制作、道具准备,到活动现场人员组织、秩序维持,再到活动后期照片反馈以及总结反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充分锻炼。同时,进行社区入户走访时在与不同年龄、背景的社区居民沟通交流过程中,我也学会根据服务对象情绪与需求调整沟通方式,有效提升沟通技巧,能更好地建立信任关系,了解服务对象深层次需求。实践经验上,通过深入了解社区社工机构的实际运作模式和覆盖群体,我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实践经验。在实习期间接触到的不同需求的服务对象,让我更加明白如何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满足这些需求,例如在处理参与活动人员拥挤、小朋友吵闹等突发问题时,学会灵活应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未来,我会带着这份实习的沉淀与成长,继续社会工作领域为基层社区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推动社区建设迈向新台阶。
在本次实习中,经过急救小课堂活动、“星光共联” 社区友好互助计划项目宣传活动以及助残关爱活动的开展,我对于活动开展过程的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群体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在活动结束后我会自我思考活动运用了哪些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在入户走访特殊群体时,我发现了自己与老年群体沟通有点困难,也发现了他们存在很多攻下需求,例如解决孤独情绪、健康保障、安全保障等需求。当然,社工督导老师也在为解决他们的需求出谋划策。
虽然进入实务领域,我个人的实习工作内容更多是协助活动的开展,活动前物资的准备、活动的引导、记录活动开展过程,仍处于基础性学习,还没有进入更加深层次的实务学习,但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社会工作事业的决心,在未来我会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用专业和爱心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孙君宇: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我经历了从拘谨、不知所措到从容自信的转变。最初,面对陌生的服务对象,我紧张得不知如何开口,甚至担心自己会说错话。但随着一次次的入户走访,我逐渐学会了主动关心他们的身体情况和日常生活。我努力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和语言不通的障碍,通过耐心的沟通和细致的观察,慢慢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真诚和耐心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好桥梁。在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中,保持亲切的笑容胜过一切技巧。
在“叹早茶”服务项目中,我主要负责餐食拆封与整理,以及用餐区域的布置。包括完成包子等餐点的拆封与分类摆放,确保食物的完整性和卫生性。还有餐具、餐巾等物品的规范摆放,营造出整洁用餐氛围。餐后,我主动与老人进行沟通交流,系统性地收集他们的用餐体验,及时的向社工反馈。在服务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社工和其他志愿者紧密配合,确保了服务的顺利进行,共同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用餐环境。通过这次团队合作,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协作,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从其他人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而在老人出游活动中,我承担了照顾行动不便长者的任务。我时刻关注着他们的需求,陪伴在他们身边,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出行的乐趣。看到他们因为出行而露出的快乐神情,我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这次的出行让我明白,陪伴和关怀是给长者最好的礼物。
刘炳秋:在上屯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期间,我通过参与"银龄防诈卫士"训练营、“青耆新视界”项目的宣传活动以及入户探访独居残疾老人等实务工作,对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撰写活动计划书时,我们既要考虑老年人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又要设计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开展宣传活动时,我的应变能力得到了提升。由于部分参与活动的长者识字有限,我们及时调整了小游戏的玩法,最终确保活动顺利完成。
入户探访的经历最让我触动,有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说:“你们能来陪我说话,就是我最高兴的事。”这句话让我深刻体会到,社会工作不仅是解决问题,更是传递温暖的过程。在探访过程中,我学会了运用倾听技巧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倾听捕捉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以便及时提供解帮助。这段短暂的实习经历让我对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项目策划到社区宣传,再到入户探访,我不仅提升了实务技能,更建立了专业自信。在以后的道路上,我将继续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为社会工作事业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李家梅:此次在横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实务实习,让我在社会工作领域收获颇丰,也让我对社工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悟。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丰富多样的工作。入户走访时,我走进一个个家庭,用真诚与耐心倾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境;在个案跟进中,我学会了细致观察、深入分析,为服务对象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撰写小组计划书,从构思到成文,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与文字表达能力;协助开展社区宣传活动,让我懂得如何调动资源、凝聚力量;在模拟家庭走访项目“融”板块的协助中,我与伙伴通过设计破冰游戏、制定小组契约,成功拉近与小组成员的距离,保障小组活动顺利开展。通过这些实践,我不仅近距离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更深入了解到他们的需求,沟通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每一次与服务对象的交流,都让我明白,一个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都能成为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同时,我也更加注重社工服务的细节,深知细节决定服务质量。在文书撰写方面,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熟练,我的专业文书撰写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次实习,让我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高。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成长,在社会工作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以更专业的服务、更饱满的热情,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成苑怡:通过此次的实习,我再次探索专业实务领域,这是一次学习和收获满满的旅程。在专业知识上,将综合知识融会贯通,实现专业领域的发展。在专业素养上,深刻了解到服务对象收需所想,实现专业知识的运用。在专业技能上,参与每次活动,将是每个知识的进步。在项目的计划书撰写上,一次次的打磨出合格又可量化的项目计划书,实现了想法和实际的转化。在项目的招募和宣传上,体会服务对象的需求和价值,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和支持,同时自身的成长和知识的积累,我想这就是助人自助的精神。在长者培训课程上,从听不懂当地语言,到用属于自己的语言和长者沟通,拉进彼此的距离,得到他们的信任。我想这就是我的成长和进步。未来,我将在社工行业继续发光发热,用自己所学,用生命影响生命,帮助更多人和事。
文稿:卢诗涵、刘雅艳等
图片:卢诗涵、刘雅艳等
初审:杨金元
复审:魏 薇
终审:姜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