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作者:admin浏览次数:87发布时间:2025-05-17 21:03:08
防灾减灾教育
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为了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教育
灾害隐患猛于虎|排查治理莫松懈
很多时候,比自然灾害本身更可怕的是那些被我们忽视的隐患。老旧建筑里摇摇欲坠的墙体,可能在灾害来临时成为致命的威胁;堵塞的排水管道,会让雨水无法及时排出,加剧内涝的风险;随意堆放的易燃物品,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熊熊大火。这些隐患,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点滴之中,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及时排查治理,就能极大地降低灾害带来的危害。
排查治理灾害隐患,是我们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防线。对于个人而言,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线路,确保用电安全;清理阳台和楼道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畅通;了解居住环境周边的灾害风险,提前制定家庭应急预案。在工作中,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应积极履行责任,对生产设施、公共场所等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防灾减灾教育
防灾减灾心相连|共筑安全新防线
在我们的生活周边,洪水、火灾和沙尘暴等灾害隐患如同潜伏的猛虎,时刻准备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洪水,来势汹汹,所到之处农田被淹、房屋冲毁、道路中断;火灾,火势凶猛,转瞬之间吞噬生命、财产尽毁、人心惶惶;沙尘暴,铺天盖地,遮天蔽日,让城市陷入昏黄、呼吸道疾病激增、交通事故频发。这些突如其来的灾害,每一次都给我们沉重的一击,警示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靠近河流的低洼房屋,可能瞬间被洪水淹没;老旧电路和易燃杂物堆积,随时可能引发熊熊大火;暴露在外的松散沙土和缺少植被的荒地,为沙尘暴形成创造条件。这些隐患,就潜藏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环境之中,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主动排查治理,就能在灾害来临前做好充分准备。
防范应对这三大灾害,是我们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措施。对于洪水风险,我们应做到:定期检查房屋地基防水情况;清理排水管道和周边水渠;关注气象预警,提前准备沙袋等防御物资;制定家庭疏散预案。对于火灾隐患,我们要: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电器线路;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安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配备烟雾报警器和灭火器材;学习火灾逃生自救知识。而对于沙尘暴防护,我们需:及时加固门窗,封堵缝隙;设置室内空气净化设备;外出时佩戴防护用品,回家及时清洁;城市相关部门加大城市绿化和防风固沙投入。
防灾减灾教育
防灾减灾不放松|和谐平安在心中
当暴雨肆虐后,本该宁静的大地却危机四伏。你看那山坡上,岩体不再稳固,似有松动之感;地表岩土在雨水的冲刷下,出现凹陷塌陷;原本平坦的地面,也悄然裂开一道道缝隙。这些变化,看似细微,却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这些地质隐患并非凭空出现。长时间的风化侵蚀,让山体岩体变得脆弱不堪;雨水不断冲刷,带走地表土层,造成岩土陷落;而地下水活动频繁,也加剧了地面的不稳定性。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些隐患关注不够,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
要防范山体滑坡等灾害,我们得掌握科学的方法。在雨季来临前,仔细巡查周边山坡,查看是否有松动的石块;定期检查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及时排出,避免积水浸泡山体。如果发现坡体有裂缝、岩土滑落等迹象,要及时远离并报告相关部门。
应对灾害不慌张
防灾减灾重日常
学习应急知识
保护生命安全
共同筑牢安全基石
图片来源: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应急管理部
初审:朱佳欣
复审:魏 薇
终审:姜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