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党建工作-党建动态

书记有约丨服务下沉践初心,实干担当显真情 ——法学院党总支第五期“书记有约”党建品牌活动

作者:朱佳欣 谭在立浏览次数:123发布时间:2025-04-20 22:54:36

如果说学院治理是基层治理的“大动脉”,那么组建成法学院这个大家庭中的2707名学生好似“毛细血管”,是学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天,法学院学工团队的脚步如同种子扎根土壤,深深嵌入学生社区的肌理。这场从办公案头到生活现场的“迁徙”,不仅是空间的转换,更是“三全育人”理念从文件到“心跳”的生动实践。4月17日,法学院党总支在大学生自律委员会举办第五期“书记有约”党建品牌活动。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姜虹携学院学工团队化身“知心引路人”,与数十名学生围坐畅谈,聚焦师生服务议题,以真诚对话解开困惑,用务实回应点亮期待,在思想碰撞中勾勒出暖心服务的清晰图画。

 

座谈会氛围热烈,持续一个半小时的交流中,同学们踊跃发言,既有对生活服务细节的观察,也提出了学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同学反映宿舍热水供应时间段较短,晚间高峰期水资源供应不稳定;宿舍公共区域维修时间等问题。姜虹当即化身“问题解决枢纽”,用纸笔一一记录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给予了相应的回复。交谈中,结合同学们如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姜虹分享自身求学时的经验,让学子在烟火气里读懂青春。一番“接地气”的分享,让同学们看到了书本之外的人生百态,对生活中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深厚的包容。

 

针对法学专业学生普遍关注的实习实践问题,同学们希望学院能拓展更多优质律所、法院的实习对接渠道,增加实践机会,让理论的种子真正落到现实的土壤里。姜虹鼓励同学们,实习是法律人的必经之路,既要脚踏实地积累经验,也要敢于展现法学院学子的专业风采,法学院党总支今后将持续完善“三全五导”成长导师制和实习支持体系,通过多元化计划措施,为每一位同学提供专属指导,让同学们对职业发展的迷茫烟消云散。

 

在互联网时代,给学生一杯水,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一桶活水。对法学院学工团队来说,学生有求必有响应。要关心学生疾苦,关心极苦学生,鼓励学生“出身不由自主,但是出路自在脚下”,让学院成为学生的学园和家园。活动临近尾声,同学们自发围拢过来,递上手工书信。这场持续一个半小时的“头脑风暴”,让每个声音都得到了回响。法学院党总支常态化践行的“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这10个字,在学生眼中凝成了“靠谱”的注脚。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对法学院党总支而言,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一个半小时的社区下沉,丈量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距离,更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灵的维度。当办公桌上的文件与学生的笔记本在同一张桌子上摊开,我们看到的,是新时代高校育人模式的生动转型——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俯下身段的倾听;不是按部就班的程序,而是充满温度的相遇。

 

法学院党总支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党建品牌活动,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坚持推进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进“一站式”社区,实现对学生思想引领、文化塑造、心理帮扶、实践创新和生活服务的全方位覆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场发生在学生社区的“双向奔赴”,正在书写着关于教育的美好答案:最好的育人场域,从来不在三尺讲台的单向传递里,而在青春与理想碰撞的每个鲜活瞬间。只有教育工作者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坐标系”,方能在那些看似琐碎的日常里,找到点燃学生灵魂的星火。

 

未来,法学院党总支将继续依托“书记有约”党建品牌,如精准的齿轮般为管理服务的运转提高准确度,似发达的根系为师生交流的平台长成参天树,持续释放党建品牌的强大生命力,在宿舍生活与课室书本的气息里,在师生欢笑与答疑解惑的交织中,书写新时代高校育人的温暖注脚!

 

撰稿:朱佳欣 谭在立

摄影:党建宣传部 谭在立

初审:朱佳欣

复审:魏   薇

终审:姜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