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子
当前位置:首页-团学工作-优秀学子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丨郑祖贻:像树一样成长

作者:法学院浏览次数:634发布时间:2025-03-04 20:48:07

郑祖贻,22级法学1班/法学院涉外法治人才创新班,现担任班级副班长;2022.10-2024.10担任法学院学生会宣传部成员;东莞城市学院第九期大学生骨干暨校级团学干部菁英“青马工程”学员。

国家级

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C类二等奖

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C类三等奖

2023-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

省级

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NETCCS)省级一等奖

校级

2022级新生“军训积极分子”

东莞城市学院2022年运动会女子4*400米项目比赛第四名

2023年暑期三下乡“实践先进个人”

2022-2023学年东莞城市学院“优秀大学生”

2022-2023学年东莞城市学院“二等奖学金”

2023-2024学年东莞城市学院“优秀学生干部”

2023-2024学年东莞城市学院“一等奖学金”

“外研社国才杯”英语写作大赛校级三等奖

院级

2022-2023学年度法学院第二届学生会“活动积极分子”

2023-2024学年法学院考勤员“活动积极分子”

其他

2022.07与东莞市万江滘联社区合作担任“东莞市万江滘联公益研学活动”项目负责人

在本学年能够获得国家奖学金,我倍感荣幸。在国奖答辩的过程中,我也领略到许多优秀同学的风采,从中也发现了自己还有待努力深耕的方向。在未来,我也坚信自己会继续争取更大的成绩,不仅仅是作为我自己,更是作为法学院的一名学子。2022.07“听潮浪声声,寄时代薪火”校级三下乡项目立项(成员)

对于法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首先要明确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从点到线,从线到面,通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并将这些一一落实。其次是要保持“高效”和“主动”,大学课程更多的是需要自我驱动,我们可以通过借助多样化的工具和资源,来培养自身利用专业知识看待问题的视角。

法学课程的理论性很强,但同时也非常注重实践性。在见习中,要注重身份意识对自身的影响。虽然在以往实习过程中的理想是“成为井井有条的大人”,但眼下的我确实是一个还没有太多经验的学生。其实用力去想理想处理方法的每一个细节的一大用处也在于看清现实与理想的距离——一个还没有什么经验的学生,不可能突然看起来那么游刃有余。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因为学生身份而拥有了更多学习、成长或体验的机会,因此更要把握机会主动沟通,虚心学习,耐心总结。

大二学年,我也像很多人一样投身于各类赛事之中,虽然大部分时间并未收获特别理想的结果。但正因为这些尝试,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更是收获了良师益友。“捱住痛苦,带着总结,只向前进。”或许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多做,而不是多想;等待,而不是焦虑;前进,而不是踌躇。求知又或求果,不免跌跌撞撞,焦虑迷茫过后,依然要对自己、对身边的一切都心怀感恩。

记得在大一开学前我写给自己:“假如能活到75岁,前18年只占了24%。在这不到四分之一的人生里,我们接受教育,认识朋友,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将来四分之三的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人。但美丽的人生从来都不止一条路,请相信自己,只要继续奔跑就一定在前进。”祝你也祝我。



文稿:法学院

图片:郑祖贻

初审:杨金元

复审:魏   薇

终审:姜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