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城市学院法学院:以主题教育成效 提升人才培养质效
作者:朱佳欣浏览次数:24发布时间:2024-11-20 21:39:19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引领推动深化改革中的决定性作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将智慧和力量汇聚到落实全会决策部署上来,东莞城市学院根据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广东省委“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部署,精准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进一步深化法院与高校协同育人合作机制,培养新时代应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主题教育成效提升人才培养质效。
东莞城市学院法学院现有教师7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8人、中级职称42人;博士12人、在读博士11人;40%为“双师双能型”教师,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许身健教授担任法学院学科带头人;同时还聘请了政府、法律、社工机构等校外专家、业师20多人作为客座教授,已经建立起一支人才数量充足、结构梯次合理、专业素质较高的专任教师队伍。
以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有效切入点,坚持“党建引领、与法同行”的思政育人理念,依托“与法同行”“书记有约”“法政大讲堂”等党建成熟品牌系列活动督促党员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创新。
开设“涉外法治人才创新班”,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回应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需求。设有“法律协会”“社会工作协会”等社团,更有“书香政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咨询、12·4 宪法日、社工文化节”等特色品牌活动。考研、法考、考公是学院响当当的名片。
一是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开展涉外法治学科竞赛;与东莞市律师协会合作,落实“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让学生在东莞市涉外律师事务所完成不少于6个月的实习。二是充分用好具有欧美、港澳台和东南亚国家留学的博士、硕士教师,启用具有涉外法律实务工作经验或国际组织工作经历的老师担任班主任。此外,引进国内最好的法考培训课程,夯实专业基础,送学生赴港澳台交流深造,拓宽视野。三是打造“新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被认定为省级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四是构建“一体化、分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访企拓岗,与法律、社工、政府机构共建有30多个校外专业实习基地;与寮步法庭、北京盈科(东莞)、华商(深圳)、广东启盟等知名律师事务所等10多家单位合作,签订校地共建协议;同一大批实务专家开展协同教学,实现专业教育“双师同堂”。
一方面,创建“一院一站三中心”——“乡村振兴法治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超大城市法治研究中心”“调解服务中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校地融合,赋能村镇,助力“百千万工程”;开设《调解实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红专精”志愿服务项目设计》等公益课程,以专业服务地方基层治理,累计服务超12000人次。另一方面,推动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三个专业的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发挥“校政行企”的协同育人作用,推动教学改革和课程创新,聚焦法治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志愿服务三大领域,以培养学生面向工作的实际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以研究成果服务地方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声誉节节攀升。
近日,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与东莞城市学院还举行了人才培养合作签约仪式,双方签署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书。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黄春梅、寮步法庭庭长曾昭永、执行局副局长谭添荣及民五庭审判员出席仪式。东莞城市学院副校长周庆、法学院执行院长李阳桂、党总支书记姜虹、副院长付佳荣、法律系主任李奕及专任教师叶纯吉参加仪式,由此更进一步开启“院校共建”人才培养教育新模式。
周庆对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院校共建”旨在打破高校和实务部门的体制壁垒,深化司法部门和高校在育人方面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勇于担当、勇往直前、勇敢先行,一步一脚印地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通过落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解决教育、科技、人才错位的问题。会上,黄春梅表示,东莞城市学院拥有优质的教学资源,是一所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通过“院校共建”,将进一步促进理论教学和司法实践的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建设,在构建新安全格局上取得新突破。
未来,法学院将继续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共育需要法院和高校的合力,在实践课程、专项调研、学生实习、学术研讨等方面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通过实务专家授课、举办研讨活动、第二课堂共建等方式推动司法实务和教学科研的双向互动,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形成紧密型、多领域、持续性的院校合作新格局,响应《决定》在诸多领域的协同变革,打破藩篱、统筹推进,以“院校共建”新模式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堵点难点。
以理论实践提升改革水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多人才和智力支持,周庆一行先后参观了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党建长廊、诉调对接“1+2+3”调解专区、信息化诉讼服务平台等地,并就院校共建、人才共育等事宜进行交流。
以教育改革助力强国建设。推动全会重大决策部署在教育系统落地见效,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指向和内涵,为此双方将持续围绕学生实践、学术研究、人才共育等方面展开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交流,通过推动审判实践与法学教育的融合发展,共同培育优秀法治人才,助力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钉钉子的精神,攻坚克难,精准抓好各项培养机制建设的落实。东莞市城市学院将以此次院校共建为契机,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文稿:朱佳欣
图片:法学院
初审:杨金元
复审:魏 薇
终审:姜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