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学院动态-新闻报道

法学院优秀毕业生丨品前人之心迹 ,择良木而精啄

作者:陈洁琳浏览次数:125发布时间:2024-11-19 13:59:31

孙科润,广东汕头人,2018年9月至2022年6月本科就读于东莞城市学院法学专业,2022年9月至2024年6月硕士就读于澳门科技大学法学(国际仲裁)专业,现为澳门科技大学2024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生。孙科润在2023年5月12日“气候变化法律问题研讨会”上,以《“双碳”目标下气候变化治理的司法回应》为题进行汇报;2024年10月18日至20日,在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202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上,汇报了《生态环境法典内外部体系融贯的运行逻辑与实践证成》一文,并获论文三等奖。2024年10月25日至27日,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以《论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纠纷的可仲裁性》为题演讲。

“选择大于努力”,刚步入博士学习阶段的孙科润说到“人生的每一刻无不充满选择”。

高考、失意、复读、醒悟,这条横亘于孙科润前期学习轨迹中的生命线,是他最关键的决策。从周围同学早起背书到排队背单词,再到课间刷题,属于高考生争分夺秒的每一瞬,每一幕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不仅让他意识到过往对光阴的蹉跎与浪费,更让他检视起自身在学习方面的不足。

“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彷徨”,努力因选择而有了方向。在意识到与同学差距越来越大后,孙科润抓紧时间迎头赶,虽然成绩处于班里中游,但在复读期间的所见所闻却对他现在的求学与做事风格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进入东莞城市学院法学院后,孙科润迎来了成长的转折。转折意味着未知,未知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教学楼的每一个白天到图书馆的每一个夜晚,都记录着他成长过程中不断沉淀的点滴,从与挚友的携手奋斗到与师长的共鸣交流,都激荡着他对向上向好的热忱。

孙科润提起母校的经历,不少课程与项目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陈程老师主讲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让他深入理解公权力在公域之治中的角色与定位,养成的行政法思维也丰富了他在博士学习过程中对既有问题的认识;马莉老师主讲《民事诉讼法》,上课她亲手板书笔记,对民诉法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仅培养了他在民事审判程序中的实务能力,更激发了他对法律职业的向往与热情;陈淑儿老师的一句“要把自己培养成复合型人才”,更是成为了孙科润未来四年的学习中有意识发掘与提升自我的契机。

四年岁月恍如昨日,历历在目,有人沉湎于颓靡,有人奋战于当下。珍视机会,抓住机会,像埋头在知识中的背影那般,至穷至窘,困兽犹斗。



“不论是即将毕业或者刚入学的学弟学妹们,最关键的一点是在于对法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训练,这种掌握与训练不仅在于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更在于要尽早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孙科润提到在大一暑假就到法院进行实习,虽未学习行政法,但他被安排到了行政庭,他便自学行政法,以求更好地适应部门工作。

除了法学基础知识外,也需要静下心来就法理学、法学方法论、法哲学等法学理论内容进行学习,如果说法学基础理论是行驶在海洋中的一艘船,前述法学理论可以说是航行过程中的指南针。可能同学们一开始会被抽象的理论绕晕,或产生畏难情绪,但可以从相关的基础读本入手,慢慢积累。

外语的学习亦是关键。法学的深入学习离不开外语,这里的外语不仅是英语,甚至是德语。同学们可分配出适当的时间进行外语学习,这不仅可以开阔眼界,更可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法学学习还需回归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之中,无论是从事实务或是学术,现实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对本土国情与文化的洞察,离不开对国外问题的真实了解。同学们在学有余力之时,可以深入阅读中国与西方的经典(如《中国文化要义》《理想国》等),以丰富自身认识,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回顾孙科润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任何成绩或成就的取得都并非轻而易举。选择正确的方向,为此不断深耕与探究,经年累月。

“为什么前进?”去选择,你会看见方向。“怎么样前进?”去行动,你会看见变化。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梦想是大的,可第一步总是小的。



文稿:陈洁琳

图片:孙科润

初审:阙婧妍

复审:杨金元

终审:姜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