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访】刘建:以实务性为中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作者:admin浏览次数:5617发布时间:2024-06-20 16:37:04
刘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校聘副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员,广东省社会工作教育学会理事,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广东省启航社会工作支援中心评估、培训专家,国内著名社工师考前辅导专家。近年来主持省级课题4项,主持市级课题3项,主持校级课题6项,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4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SCI二区文章1篇,EI两篇;参编专业教材3部,副主编社工师考前辅导教材12本。获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刘建老师深信,唯有通过实践的熔炉,真理才能淬炼成金。他提倡将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交织,以此铸就辉煌的学术成就。首先,要将科研融入日常教学,从教学实践中汲取科研灵感;同时将自身发展与教学工作结合,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讨论,互相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其次,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强的专业,与生活密切相关,要对社会中发生的民生事件保持敏锐度,善于发现并分析问题,积极关注社会热点,并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在教育的舞台上,刘建老师深谙平衡教学与科研的艺术。在教学工作中,刘建老师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和每一位学生;在科研工作中,他保持严谨专注的态度。他明白,科研之路无捷径,唯有时间的精准管理和效率的不断提升,方能铸就卓越的研究成果。他坚信,辛勤的耕耘终将迎来丰硕的收获。只有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投入,才能让他在科学的征途上,行稳致远,步步高升。
社会工作专业非常重视对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因此刘建老师的课堂不仅包含理论教学,还融入了实操性教学和作业。他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课程任务,引导学生们亲手策划团队服务计划和校园公益活动,以此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课堂上的总结反思以及老师的精心点评与指引,同学们不断优化自己的项目,从而增强专业素养,深刻理解并内化所学的知识。
时代飞速发展,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增多。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是通过聚焦与专业息息相关的时事热点和社会议题,采用启发式、提问式、引导式等教学方法,组织大家进行探讨与分享,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增强批判思维和反思意识对大学生而言也至关重要。身为成熟的个体,当今大学生的三观已经较为稳固,他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展现出独立而多元的思辨能力。刘建老师觉得应鼓励学生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展开对话与讨论,促进思想碰撞,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反省。
身为社会工作领域的教育者,传授理论精华的同时,亦需注重学生的实务锤炼。在学院的教学安排中,专业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板块,确保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磨练并重。同时,社工专业特设丰富的实习环节,引领学生将专业知识融入社区服务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领悟专业精神的真谛和服务手法。
此外,刘建老师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多样化的服务领域工作内容,确保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共同发展,相互促进。这样不仅有助于减少学生步入社会时面临的阻碍,还能有效推动他们的就业前景。
今年是刘建老师在城院工作的第十年,他始终坚守在社会工作教育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地为无数学子传授专业知识。令刘建老师印象深刻的是,许多学生毕业两三年后还会通过微信与他联系:“老师,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几乎和您当时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一模一样。”这些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技能,因此在面对工作问题时更加自信从容,沉着冷静。这些正向的反馈不仅增强了刘建老师的信心,激励他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素养,同时也为学生们带来更多收获,实现了师生间的互利共赢与协同成长。
刘建老师十分热爱运动。自中学时代起,他便是校足球队的一员,如今保持着每周打羽毛球的习惯。此外,他还有过骑行川藏线、环台湾岛等丰富的户外经历。他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在确保个人安全和健康的基础上,积极走出校园,探索多元的生活面貌,积攒丰富的人生阅历,因为这些经历将成为他们未来人生中的珍贵资产。
文稿:阙婧妍
图片:刘建 黄家辉
编辑:李轩
初审:杨金元
复审:刘 建
终审:江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