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访】李阳桂:为时代育才,为梦想护航
作者:admin浏览次数:5795发布时间:2024-05-17 12:07:28
教师简介
李阳桂,台湾成功大学法学博士,校聘副教授,中国法学会会员,广东省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法学教育研究会法律职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东莞市人民政府首届立法咨询专家、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员、东莞市法学会理事,兼职律师,现任东莞城市学院法学院副院长。多次荣获东莞城市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教书(管理、服务)育人先进个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市级课题3项,参加省级以上课题8项(其中4项排名第二)。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SSCI 2篇,EI2篇。
一、狠抓教学质量提升,赋能学生高质量发展
李阳桂副院长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目标,以“德法兼修、明法笃行”为培养特色,遵循“养浩然正气、铸法政精魂”的院训,以一流课程、课程思政、课堂改革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李阳桂副院长就推进教学改革提出以下举措:
一是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法学院从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共同推进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指的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效率较高、效果较好的教学目标,并且取得较大教育教学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是校政行企协同育人,不断提升育人成效。法学院目前聘请了一批理论修养较高、实务经验丰富的法官、检察官、政府工作人员、律师、高级社工师等专业人士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实现专业教育“双师同堂”。“双师同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运行模式,此类课程分为课前准备、引导授课、师生探讨、总结深化四个环节,形成了“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双师互动”三方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实务能力,达到知行合一的育人效果。
三是以法政大讲堂为育人平台,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法学院充分发挥博士、教授的积极作用,通过高水平论坛为学生开拓专业视野。同时,聘请一批校外导师每月开展一次实务讲座,为学生实务能力的提升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是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针对学院目前新教师较多的情况,法学院充分发挥老教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引导青年教师站上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同时通过青年教师课程思政大赛,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思政教学能力。
五是开展教学大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比赛一直是高校教学以及高等教育教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学追求卓越,推动教学质量不断走向更高水平的重要路径。通过教学大赛的方式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吸引力。
二、科研之路促教学,超越自我求发展
在采访中,李阳桂副院长提起他以往的科研经历,他表示,做科研是一条非常孤独且艰难的路,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他个人的科研经历中最难忘的是撰写博士论文。
在写作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外文文献,但外文文献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不高,所以参考大量外文文献消耗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博士论文的撰写工作量庞大,要求较高,不仅需要考虑论文的整体框架、创新度,还要顾及参考文献的格式等诸多细节,耗时耗力,为了早日博士毕业,他几乎一整个暑假都睡在办公室。撰写博士论文不仅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也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他除了制定学习计划、坚持看文献、坚持完成写作任务外,还坚持跑步,做到劳逸结合,这些事情都助力他成功完成博士论文。
这段难忘的经历不仅提高了他的科研能力,也涵养了他对于专业研究认真严谨的态度,值得大家学习。
第一排右一为李阳桂,2023年10月21日获全国应用型高校法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三、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在日常教学中,李阳桂副院长也担任部分班级的专业课教师,他的课堂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好评。在提及自己的教育理念时,他说道:“作为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我也一直认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所以教师不仅仅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帮他们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在上课过程中,我也会积极与同学们交流,基于自己的经历给大家做一些分享,包括但不限于法律实务界的一些案件和当前的热点问题,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实务界的现状,思考自己需要做哪些准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让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不少,老师平易近人的性格也让大家更加踊跃地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一排左一为李阳桂,2021年12月11日获得第一届小包公杯最佳组织奖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关于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李阳桂副院长提出了以下几点:
一是人才的培养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面会涉及到各个主体、各个方面来形成一种人才培养的合力,也就是“三全育人”。“三全”指的是全方位、全员、全过程,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是哪一个老师或是哪一门课程就能够决定的,而是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老师还有管理团队等各个方面都要参与其中,共同助力。想要提高综合素质能力,首先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三观要正,如果三观不正,讲得再多也没有任何的效果,所以同学们不仅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也要正确看待世界和社会,认同国家,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二是通过参加各类的比赛和竞赛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老师们也经常鼓励和带领学生参加比赛,例如法学专业的“小包公杯”实证分析征文比赛、知识产权演讲竞赛、模拟法庭比赛等,希望同学们主动地参与比赛,积极与老师沟通,相信老师们一定会竭尽所能提供帮助和指导。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也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的能力和素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三是“做事先做人”,这一点在同学们的实习和工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无论是律所还是其他机构都非常注重为人处世的能力,因为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可以通过后期积累并提升,但为人处世的习惯是很难改正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寄语青年,未来可期
对于法学院的同学们,李阳桂副院长提出了期待:法学院的学子要有“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态度。不仅仅要认真做事、努力学习、追求上进,也要有梦想、要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法律界的发展,思考自己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过程当中承担的角色。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年轻人不是特别友好,导致年轻人的压力很大,甚至有的同学因此而自暴自弃、自我沉沦,但还是希望大家要有梦想,同时也需要不断的修炼自己、提升自己、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打下扎实的法学基础。通过法学知识来提高自己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把书本上的法律变成现实生活当中的法律,这不仅是能力的一种体现,更是学习法律的意义所在。
对于法学院的未来和展望,李阳桂副院长提出:希望通过法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争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法学圈里面,赢得良好的口碑,打出我们的名气,提升学院的知名度、美誉度,为社会输送更多有担当的“法律人”!